早上刷牙时发现牙膏泡沫里带血丝,咬苹果留下浅浅红印——这些看似平常的小细节,可能是牙周发出的求救信号。很多人觉得牙龈出血是"上火",喝点凉茶就能好,结果耽误了佳治疗时机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问题:牙周治疗。
健康的牙龈应该呈现淡粉色,紧贴牙齿,刷牙时不会出血。如果发现牙龈红肿、容易出血,很可能已经患上牙龈炎。这时候牙菌斑中的细菌正在刺激牙龈组织,如果不及时处理,炎症会向深层发展,形成牙周袋,终演变成牙槽骨的牙周炎。
更麻烦的是,牙周炎初期往往没有明显疼痛,很多人直到牙齿松动才意识到问题。有研究显示,35岁以上成年人中,近八成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,而及时进行牙周治疗可以避免80%的牙齿脱落风险。
1. 基础治疗:洗牙+龈下刮治
针对早期症状,医生会行超声波洗牙,去除牙龈上方的牙结石。如果发现有牙周袋,还需要做龈下刮治,用精细器械清理藏在牙龈深处的菌斑。这个过程可能会有些酸胀感,但现代诊所都会配备表面麻醉凝胶,大大提升了舒适度。
2. 药物治疗:局部用药控制感染
对于炎症较重的患者,医生可能会在牙周袋内放置缓释抗菌药物。这种米粒大小的药丸会持续释放有效成分7-10天,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,比口服抗生素更有针对性。
3. 手术治疗:解决中晚期问题
当牙槽骨吸收时,可能需要翻瓣手术清理感染组织,甚进行骨移植。不过别被"手术"二字吓到,现在的微创技术已经能让创伤控制在小范围。
做完牙周治疗不等于一劳永逸,日常护理才是持久战:
• 改用软毛牙刷,学会巴氏刷牙法(牙刷与牙齿呈45度角)
• 每天少使用一次牙线清理牙缝
• 吸烟人群要特别注意,尼古丁会加速牙周组织
• 每3-6个月进行一次洁牙
• 糖尿病患者更要严格控制血糖,这类人群牙周炎进展速度是普通人的3倍
Q:治疗过程疼不疼?
现代麻醉技术已经能让治疗过程基本,术后可能会有1-2天轻微不适,可以用淡盐水漱口缓解。
Q:需要去几次医院?
轻度情况可能1-2次就能完成,中重度需要分3-4次进行,每次间隔1-2周。具体情况需要医生评估后制定方案。
Q:治疗费用贵不贵?
基础洗牙通常在200-500元之间,龈下刮治按牙齿数量收费,单颗牙费用约50-100元。相比后期修复缺牙的费用,早期干预其实更经济。
牙周组织就像大树的土壤,一旦流失就很难再生。很多人花大价钱做种植牙,根本原因就是年轻时没重视牙周健康。下次刷牙时如果发现出血,别再用"近太累"安慰自己,尽早预约牙周检查才是明智之选。记住:保护好天然牙,永远比任何修复体都来得实在。